01
一句话
内攻转防御,窒息地下火
02
一句话作战智慧原文
屋顶冒出浓烟且未能垂直通风,无法打中火点,能见度迅速下降,温度迅速上升等情况出现时,内攻应调整为外部防御。地下室火灾可考虑灌注液态二氧化碳或高倍数泡沫的窒息灭火法。
03
专业解读
2021年8月31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通达街535号铁路住宅小区地下车库火灾扑救中,在建筑消防设施完全瘫痪、确认1名失联人员无生还可能的情况下,消防部门采用“灌注液态二氧化碳”的战术措施成功扑灭了火灾,给灭火救援中的“防御策略”和“窒息灭火法”赋予了新内涵,留下了诸多宝贵的作战经验。

着火的建筑为一类商住楼,地下车库为一类汽车库。地下面积约6723.02 平方米,层高6.0米[5.15-1]。着火区域为地下车库的A区,建筑面积约4375平方米,被违规改为仓库,利用铁丝网和彩色塑料篷布等分隔成17个独立的小库房,存放大量汽车配件、塑料制品和轮胎等物品。起火点库房位于地下车库坡道入口右转第一个胡同尽头,过火面积约500平方米。车库内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室内消火栓、防火卷帘等消防设施长期处于故障状态,全部瘫痪,无法使用。
04
防御策略应用
消防队到场时,火场内部传出“噼噼啪啪”的燃烧爆裂声,高温烟气通过出入口和竖井向外翻滚而出,火势处于猛烈燃烧状态。起火车库内仅有1处坡型车道作为进出口(图5.15-1),其余2部疏散楼梯均被封堵,从车库入口至起火点距离为150米,行进途中通道曲折蜿蜒,起火点隐蔽,火点被大量铁皮、铁丝网包裹,水枪射流很难有效打到火点,严重阻碍内攻人员侦察火情、强攻近战和纵深推进等战斗行动。两个攻坚组在水枪的掩护下纵深约70米,均未发现失联人员。作战过程中,轮胎堆垛、货架等出现塌落,火势蔓延至坡道入口附近,指挥部果断命令撤出内攻力量,利用重型机械破拆坡道口雨棚实施排烟降温,利用两个新开辟的进攻通道开展第三轮搜救,架设移动水炮和泡沫炮控火,增强排烟力量和紧急救援力量,并备好泡沫药剂和发生器。随后,指挥部联合应急、医疗、建筑等专家研判分析,判定整个A区仓库已经全部过火,失联人员在长时间高温、浓烟环境下已无生还可能。内攻作战改为外部防御。图5.15-1 地下车库唯一的出入口(由内向外视角)
通常出现以下情况,火场的进攻策略须调整为防御策略[5.15-2]:
l内攻时间超过10分钟但火场条件没有发生明显变化
l破旧的废弃或空置建筑火灾
l建筑屋顶已出现火势
l轻型桁架结构的屋顶火灾
l无法与内攻消防员沟通
出现墙体倾斜、屋顶下垂、墙体接缝处冒出烟雾
05
窒息灭火
在采取灌注二氧化碳和泡沫窒息灭火的过程中,指挥部紧紧抓住“人和空气”两个关键因素。多支疏散组与公安、社区和物业协同配合,疏散事故区域的非救援人员。利用沙袋、钢板等物资对3个出入口及10个通风竖井实施封堵(图5.15-2),利用凿岩机在仓库上方打出4个药剂注入孔洞,对13处点位的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进行持续检测。通过开凿的孔洞,两条管线同时向地下仓库注入液态二氧化碳。历时约5小时45分钟,125吨液态二氧化碳全部灌注完毕,检测点温度低于环境温度。现场检测温度为15℃后开启部分坡道出入口,间歇性排放二氧化碳,利用排烟车正压送风强排地下车库内二氧化碳。最终,消防员在地下车库网络机房门口发现失联人员,已无生命体征。
图5.15-2 封堵通风口
06
液态二氧化碳注入与监测
①估算。本次灭火共消耗液态二氧化碳125吨,在调派时应考虑最小灭火浓度通常取34%(即气态CO₂占地下室封闭区域空间的34%),液态变为气态后体积膨胀超500倍[5.15-2]这两个重要数值。考虑最终调用量时,还应按10%的泄漏量考虑。
②监测。应在封闭墙上、中、下三个部位插入直径约35毫米~50毫米的铁管,用于气样采集及温度检测。铁管外口应用木塞堵住。当气体温度降到150℃以下,或出水温度降到常温,或氧浓度低于12%,可判定火已熄灭。
③注意。液态二氧化碳迅速气化后可产生较大的压力,封堵应牢固并避免站人。输送管路表面易结霜(图5.15-3),造成管路爆裂或连接处断裂,应有应急处置方案。加强泄露监测,泄露场所严禁有人员活动,安排专业人员处置泄漏。
图5.15-3 灌注液态二氧化碳的管线结霜情况
此外,灭火救援专家建议,考虑或尝试利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管道灭火,将排烟车的排烟管抬高置于车库入口顶棚处以利排烟,对于今后扑救此类型火灾也是非常有价值的作战智慧。在确定总体灭火策略时,采取积极的内攻还是将消防员撤到着火建筑外围安全区域,采取以防止火势蔓延至暴露建筑为战术目标的防御策略,是火场战略层面的总体考量。在着火建筑已局部倒塌、火势已突破轻型屋顶(如桁架结构屋顶)、现场力量不足以控制火势、纵深距离长且长时间找不到火点等火场,采取防御策略是对生命具有最高优先级的解释,是对生命至上的最好科学诠释。要看到当前的训练演练和比武竞赛在防御策略方面的缺失,在强调作战精神的同时,更多地对防御策略加以研究与应用。
(灭火救援一句话作战智慧专业解读–内攻作战篇第5.15条,校对:Andy,应急许)
07
参考文献
[5.15-1] 8.31 火灾事故调查组.道里区通达街 535 号铁路住宅小区地下车库“8.31”火灾事故调查报告 [R/OL].哈尔滨:哈尔滨市道里区人民政府,2022-04-28 [2025-07-09].http://www.hrbdl.gov.cn/hebdlq/col25/202204/c01_868210.shtml.[5.15-2] Stephens L. Strategy vs. Tactics [EB/OL]. (2015-06-08)[2025-07-11].https://www.fireengineering.com/firefighting/strategy-vs-tactics/.[5.15-3]严志华.液态二氧化碳对煤矿井下火灾的防灭火优势[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4(6):2.
转载自:https://mp.weixin.qq.com/s/kqw4o2PqMsOvzy2KT0a2-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