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作战智慧|消防员被困轰燃火场,一名跳窗逃生另一名面罩熔化不幸殉职

作者: 时间:2025-06-26 点击数:

图片

图片01

一句话

不可逾越点,入口一米五

02

一句话作战智慧原文

进入即将轰燃或已发生轰燃的房间,根据消防员在零能见度环境中的爬行速度,进入后不可超过门口或窗口内1.5~3米的“不可逾越点”。

03

专业解读

2011年1月19日,美国马里兰州唐宁环路30号公寓楼T-2号公寓厨房发生火灾,2名消防员在着火层上层的三楼搜索时身陷轰燃火场,一名消防员空气呼吸器面罩的镜片在轰燃中熔化,不幸殉职。另一名消防员跳窗侥幸逃生(图6.14-1)。

图片图6.14-1 三楼轰燃时一名消防员从窗户跳出逃生(照片使用已经NIOSH授权)

04

烟火特性

消防队到场时,一楼公寓敞开的侧拉门冒出火焰,火势已蔓延到二楼的木制阳台。火焰和烟雾沿着公共楼梯向上蔓延,从敞开的前门排出。起初,建筑后侧冒出中等程度的灰色烟雾,说明火场发生大量热解。消防员破拆了建筑后侧二楼的侧拉门时,火势已蔓延到二楼公寓门口的家具上。火灾消耗了室内大部分可用的氧气,一段时间内都处于阴燃状态,当消防员打开建筑的前门后,这种情况就快速发生了变化。室内,消防员在对楼上两名被困人员开展救援的过程中,由于闭门器被地毯阻挡无法关闭,氧气进入原本缺氧的房间内,加之充分的交叉通风,阴燃瞬间转变为轰燃,火势进入楼梯间及三楼公寓,将消防员困住[6.14-1]

美国烟酒火器和爆炸物管理局的火灾研究实验室(ATF FRL)利用火灾动力学模拟器(FDS)复盘了这个案例[6.14-2],得出了三条重要结论:

l温度约315.6℃、流速超过2.68米/秒的气体沿着楼梯上升(单向流动),致使消防员面对的对流传热速率持续处于高位,导致初期沿楼梯向下灭火进攻变得极为困难。

l公寓入口门敞开,使二楼与三楼之间的主楼梯间成为火焰和烟雾蔓延的开放通道,二楼发生轰燃后约30秒,三楼楼梯间处也发生了轰燃(图6.14-2)。

l关闭公寓入口门可阻断由浮力驱动的烟气流动,最终阻止火势通过楼梯间蔓延至公寓的三楼。

图片图6.14-2 二楼火势全面发展导致三楼轰燃(图片来自ATF FRL)

什么样的火场需要严格控制通风,需要用到读烟识火技术?在烟气表现方面,大量烟气在室内火压的作用下,从建筑的缝隙中“挤出”。在火焰识别方面,可以看到火焰从着火房间的某个开口(如窗口)冒出,火焰“将头探出窗外”是为了“呼吸新鲜空气”,如果着火房间内的氧气充足,火就不需要将头探出窗外,而是在室内燃烧。综合这两点,可以判断着火房间内缺氧,属于通风控制型火灾,防止过量空气进入房间,就成了主要的战术目标了。

05

轰然与热暴露

轰燃是指某一空间内,所有可燃物的表面全部卷入燃烧的瞬变过程[6.14-3]。该术语强调的是“空间”而非“房间”,也就是说,轰燃可发生在一个房间内的局部区域,不一定是整个房间。这种情况也用来解释在大隔间火场中,不同区域火灾发展阶段不同的特性,即“游走火”现象。判断某个区域是否发生轰燃,一般沿用沃特曼从全尺寸火灾试验中得出的数据,即上层气体温度达600℃,地面辐射热通量达20kW/m²。2025年,某理工大学利用火灾动力学模拟器(FDS),对一起造成3名消防员牺牲的某新材料有限公司厂房火灾进行模拟分析,结果显示:聚苯乙烯材料轰燃的临界值低至10kW/㎡,高聚物燃料更容易轰燃。06

“不可逾越点”

消防员暴露在轰燃环境中的时长不超过2秒

07

三点有关防御搜索策略的经验教训

l在可能发生轰燃的着火房间门口,消防员应先行检查房门后的位置,水带线就位之前不应进入这样的房间内搜索。l发生轰燃时,考虑到装备齐全的消防员在过热、充满浓烟的房间内的爬行速度,不应超过门口或窗口内约1.5米处,这是“不可逾越点”。l在消防梯顶部或举高车工作斗内搜索某个房间时,应蹲在窗台下,注意查看室内烟层中是否出现滚燃,并用工具探测窗台内的区域,如果发现被困人员,可以尽量采用低姿将其拉到安全区域。

这个消防员伤亡案例给后人留下了诸多教训。复盘这个案例,我们知道了通过读烟识火判断火灾类型和火灾发展阶段的一些方法,进一步了解了在着火层正上方作业的危险性,明确了流动路径的预判与控制,以及第一时间部署紧急救援小组(RIT)的重要性,也强化了开展内攻掩护、房门控制、消防梯架设、热成像仪应用等基础技术训练的必要性的认识。

(灭火救援一句话作战智慧专业解读-安全防护篇第6.14条,校对:Andy,许指导)

08

参考文献

[6.14-1]Tarley J,Miles S,Loflin M,Merinar T.Volunteer Fire Fighter Caught in a Rapid Fire Event During Unprotected Search, Dies After Facepiece Lens Melts – Maryland[EB/OL].(2012-07-03).https://www.cdc.gov/niosh/fire/reports/face201102.html.[6.14-2]St. John, A.FDS Modeling Analysis, 30 Dowling Circle[R].Firearms and Explosives (ATF) Fire Research Laboratory (FRL), 2011-12-27.[6.14-3]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消防词汇第1部分:通用术语:GB/T5907.1-2014[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4:3.[6.14-4] Dunn V.COMMAND AND CONTROL OF FIRES AND EMERGENCIES[M].USA:PennWell Corporation,1999:246.[6.14-5] Gagliano M, Phillips C, Jose P, et al. AIR Management for the fire service (2018 edition)[M]. USA: Pennwell, 2018:293-301.

转载自:微信公众平台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