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群众眼里,他是英雄,危难之时奋不顾身冲进火海救人;在队友眼中,他是标杆,训练场上从不叫苦、从不喊累……不过在他看来,自己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消防员,觉得既然身穿“火焰蓝”,心中就有了使命,肩上就有了责任,就要用青春、热血乃至生命去守护一名消防员的初心。他就是湖南省慈利县笔架路消防救援站一班班长刘浪。
22岁的刘浪是贵州省铜仁人。2016年9月,大专毕业的刘浪放弃了一份好工作,毅然选择了“危险系数”较高的消防员。他说:“我喜欢消防员这份职业,保家卫国是一种无上的光荣。我向往的不仅仅是那身‘火焰蓝’,更希望能在这个岗位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入职五年来,刘浪先后参加灭火救援战斗200余次,解救被困人员40余人,多次成功参与处置“急、难、险、重”任务。2019年,他被总队评为“优秀消防员”,并5次荣获支队嘉奖。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刚入队时,刘浪由于个子高,协调性不强,有些技术动作总是做不到位,训练成绩一直“耍尾巴”。但是他不气馁,而是迎难而上,经常加班加点训练,手上老茧破了仍咬牙坚持。一段时间之后,刘浪各项成绩突飞猛进,很快从一名“菜鸟”蜕变成“训练标兵”。现在,他已是慈利消防的一把尖刀。2018年,他代表慈利在张家界支队比武中,五个团体项目取得四个第一、一个第二的好成绩。
“激动、紧张!”提起第一次出警,刘浪沉思片刻后,说出这四个字。那是2016年冬天的某个深夜,警铃声忽然响起。刘浪来不及多想,套上衣裤翻身下床,迅速跑向一楼车库。上车后得知是城区某小区居民楼发生了火灾。赶到现场后,刘浪因为是“新兵”,只能在外围负责警戒,他看到队友们抱着水枪,全副武装地冲进房内灭火。望着队友们矫健而伟岸的身影,他好生羡慕。大火很快被扑灭,所幸无人员伤亡。返回途中,刘浪暗下决心,一定好好努力,争取早日披挂上阵。
转眼间,一年多过去了,刘浪已经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消防卫士。2018年2月28日凌晨4时24分,这个城市还在深睡之中,刘浪和队友们都沉浸在梦乡里。突然,警铃声大作。出警单上显示:县蔬菜公司宿舍院内一平房起火,且火势正朝四周蔓延,情况危急。指挥员带领3辆消防车、18名指战员,火速赶往现场处置。
凌晨4时30分,消防员到达现场。刘浪看到眼前火光冲天,浓烟正源源不断地从平房门缝、窗口及被大火烧穿的屋顶窜出。经火情侦察和现场询问,房内并无人员被困,但失火房主急切地说:“里面有几个煤气罐……”刘浪心里一惊:此时煤气罐不亚于定时炸弹啊!他仔细观察了一下四周,发现起火房屋离旁边的天然气管道不到半米,如果火势继续蔓延,后果不堪设想。此外,院内还停着不少私家车,其中几辆车离起火点很近,如不及时灭火,将会造成更大损失。
这时,指挥员果断地下达了作战命令:同时出两支水枪,从左右两个方向压住火势。明火刚被控制,刘浪自告奋勇地站出来请战,要求进入房内寻找煤气罐。指挥员同意后,刘浪在水枪的掩护下,冒着浓烟和高温,先后4次进入房内,从厨房拎出4个被熏得漆黑的煤气罐。经大火炙烤,煤气罐表面温度很高,随时都有可能发生爆炸。为防止爆燃,队友们马上用水枪对煤气罐进行冷却,然后转移到安全区域。众人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
“听说里面有煤气罐,我也没多想,一心想着早点解除危险。作为消防员,这是我们的职责!”回忆起当时的情形,刘浪这样说。此事件被媒体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刘浪也被当地群众誉为最美“气罐哥”。

转载自那场大火,他抢出四个“定时炸弹”-新闻内容-湖南省消防救援总队 (hn119.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