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晚,新余市高新区一家工厂厂房发生火灾,现场火光冲天,一名工人被困火场,情况万分危急。新余市消防救援支队接到报警后,先后调派了4个消防救援站,14辆消防车、98名消防救援人员赶赴现场扑救。
新元大道特勤消防救援站3车21人作为首批救援力量赶到现场,此时火势已经蔓延至顶楼,加之燃烧物质多为PVC材料,导致火势异常猛烈。更令人担忧的是,厂房一楼储存了30余吨氢氟酸及10余吨硫酸,二楼储存了250升氟化氢铵蚀刻液等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
“我刚刚接到一名工人电话,说他被困在三楼左侧的厕所里,你们赶紧救救他。”现场,一个工厂员工找到了新元大道特勤消防救援站副站长刘佳明,表示一名在库房值班的仓管员被困火场,由于通往地面的通道已被大火和浓烟封堵,仓管员无法从安全出口逃生,只好退回3楼左侧仓库厕所,用拖把布堵住门缝,等待救援。
针对现场情况,新余市消防救援支队支队长龚俊辉迅速作出部署,设立多个水枪阵地、内攻组及高喷消防车由外而内堵截迅猛发展的火势。
作战经验丰富、曾参加过1200余次灭火救援战斗的刘佳明立刻组织4名消防员成立内攻侦查小组,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在水枪的掩护下率先进入内部进行首次侦查,在西侧入口进入内部后,发现左侧区域完全封堵,此时刘佳明带领队友撤出;第二次整备完全后,又一次进入内部侦查,此时他们一行进入右侧楼梯间,在能见度只有20厘米的楼道往上摸索前行,一边铺设救生照明线、水带,到达三楼左侧入口,侦查发现通道门被锁住了。此时,刘佳明空气呼吸器发出“滴滴滴”的报警声,出于安全考虑,刘佳明和队友们不得不返回更换空气呼吸器。
建筑结构复杂、现场浓烟密布,随处都是障碍物,让营救十分困难。第三次进入火场,刘佳明和队友在做好安全防护的基础上,携带破拆工具摸索前行至三楼通道入口处。
由于三楼左侧通道被大门封堵,消防救援人员只好向右侧摸索前行,终于找到了一个利于破拆的入口,开始尝试破拆,破拆后发现通道进深很长、通道狭窄,现场空气呼吸器余量已不足以完成来回,随即撤出。
就在救援人员准备第四次内攻搜救时,现场一名工友向指挥部反映,知道被困工人所在厕所的具体位置。经现场指挥部研究,在为该员工做好全套安全防护的基础上,随同救援人员一起进入火场,开展第四次搜救。一行人沿着楼梯过道,在伸手不见五指的空间,以“开火车”的形式低姿探步前进。10余分钟后,终于在一扇门前听到了手机铃声响和敲门声。
“被困工人应该就在这个位置!”刘佳明和队友以最快的速度将门打开。
随着木门被打开,刘佳明看到一名男子蜷缩在卫生间的角落里,手里握着手机正打着电话,看到消防员的到来,对着手机激动地大喊:“消防员来了!我有救了!”
刘佳明和队友一起帮助被困工人迅速做好简易的防护后,开始将他带离火场。此次,刘佳明和另外一名内攻队员的空气呼吸器开始“滴滴”报警,气瓶余气量已不足10分钟,现场队员粗重的喘息声和空呼的报警声交织在一起,这就是一场与死神赛跑的撤离,时间就是生命,队员们冲刺冲刺再冲刺,终于在一片黑暗的环境下看到了出入口的灯光,被困工人终于被成功救出。
“四进四出营救被困工人,空呼器仅剩一点空气,说不怕是假的。”刘佳明事后回忆说道:“只要他活着,就是消防员的意义!”



刘佳明人物简介
刘佳明,新余市新元大道特勤消防救援站副站长。2012年9月加入消防救援队伍,参加灭火救援战斗1200余次,2020年荣立个人三等功、2021年上半年荣获优秀共产党员,2021年下半年荣获“江西好人”称号。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10月,刘佳明和队友的“跪地抢救小学生”的事迹被人民日报等微信公众号转发点赞,网友纷纷评论:“消防员不仅能灭火,还懂急救,真是好样的!”
2021年10月26日,刘佳明和队友来到水西镇逸夫小学进行熟悉演练。演练刚开始,他发现一名小学生突然在操场昏厥倒地,他迅速冲了过去,发现倒地小学生已经没有了呼吸和心跳。
刘佳明立即让队友拨打120,自己则争分夺秒对小学生进行心肺复苏。一分钟过去,小学生的胸口有了起伏,眼睛微微睁开。
“有呼吸了!”随后,刘佳明一直守护在小学生身边,直至他被抬上救护车,刘佳明一直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
“当时情况紧急,就是想着给学生争取抢救时间,我觉得不管是哪个消防员,遇到这种情况都会冲上去,这是一个消防员的本能!”刘佳明说。
转载自http://jx.119.gov.cn/news-show-6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