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资源

首页 >> 教学资源 >> 正文

在线开放课程消防燃烧学

发布时间:2024年04月13日 21:49作者:浏览次数:





学习方式

 (1)开课平台:中国大学慕课MOOC学习链接: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WJXY-1002312002

      第13期开课时间:2024年03月11日~ 2024年05月30日

 (2)开课平台:学银在线学习链接:https://www.xueyinonline.com/detail/241235666

      第3期开课:2024年03月10日~ 2024年06月20日




教学团队



 该课程依托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消防燃烧学》,课程授课教师均入选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授课经验丰富。



郭子东 教授 /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




 郭子东,男,1980出生,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本科毕业于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消防工程系消防工程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硕士和博士毕业于西安科技大学能源学院安全技术及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中国人民警察大学防火工程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火灾科学教研室主任,主要从事《消防燃烧学》、《火灾学》的教学工作,科研方面主要从事安全管理、火灾风险与控制、可燃物燃烧特性、火灾风险评估、建筑防火等方面的研究。近年来,主持省部级课题6项。在核心期刊以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要承担的课题有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商业厨房典型可燃物燃烧特性和发展蔓延规律研究》、河北省科学计划项目《高大中庭烟气蔓延规律及控制方案》等。



郑兰芳 教授 /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

      



      郑兰芳,女,1977年出生,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火灾科学教研室副主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2000年毕业留校任教,主要承担《消防燃烧学》、《火灾学》等课程的授课任务,主要研究方向为消防工程。发表论文15篇,参与完成国家质量工程项目3项,主持完成国家质量工程项目1项,参与完成省部级项目7项,参编教材2部,参编著作5部,主编著作1部。获得河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2013年获得首届全国微课大赛二等奖;2014年被评为武警学院优秀教师;2015年获得公安部科普讲解大赛三等奖;2016年获得第十届“火凤凰杯”全国优秀消防科普工作者称号;2019年被评为全国消防科学传播突出贡献奖“先进个人”,并获得学校三等功1次;2021年入选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




高亚萍 副教授 /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



 高亚萍,女,1975年出生,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中国人民警察大学防火工程学院火灾科学教研室副教授,从事消防工程专业教学、科研工作20年。主要承担《消防燃烧学》、《流体力学》、《灭火剂与应用》教学任务,主持、参与省部级科研项目9项,出版教材、专著5部,在《火灾科学》、《消防科学与技术》、《涂料工业》、《工程塑料应用》和《给水排水》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参与的《消防燃烧学》课程2020年获首批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参与的“基于慕课平台的《消防燃烧学》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2019年获河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王霁 副教授 /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



 王霁,女,1980年出生,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本科毕业于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消防工程系火灾原因技术鉴定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硕士研究生毕业于武警学院材料学专业毕业,并获工学硕士学位,博士研究生于天津工业大学纺织消防与安全工程专业毕业,并获工学博士学位。中国人民警察大学防火工程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消防燃烧学》《材料燃烧性能与评价》的教学工作,科研方面主要从事可燃材料燃烧性能评价、消防安全评估等方面的研究。近年来在核心期刊以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持、参与科研课题5项。



闫琪 讲师 /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



 闫琪,男,1979年出生,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中国人民警察大学防火工程学院讲师, 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自2005年任教以来,一直从事消防安全、化工安全及灾害演化动力学相关专业课程的教学、科研工作;2008年通过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发表19篇学术论文;参编多本教材及专著;主持并参与省部级教学改革项目8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参与河北省及公安部项目2项以及多个横向课题;是国家级精品课程《消防燃烧学》(中国大学慕课网)教学团队成员。



李伟东 讲师 /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



 李伟东,男,1988年出生,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现任中国人民警察大学防火工程学院火灾科学教研室讲师,主要从事功能材料、消防材料的研究以及《消防燃烧学》、《消防燃烧学实验》的教学工作。主持省部级项目2项,完成厅局级项目1项,校级课题2项;参与完成国家级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3项;发表SCI检索论文15篇;授权发明专利1项;参编完成著作2项;参与完成国家质量工程项目1项;2020年获得中国消防协会科学技术创新奖二等奖,2022年获公安部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冯海生 讲师 /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



 冯海生,男,1984年出生,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消防燃烧学实验室主任,讲师。2008年毕业留校任教,主要承担《消防燃烧学》、《阻燃材料与技术》、《消防燃烧学实验》等课程的授课任务,主要研究方向为火灾理论,聚合物阻燃材料及新能源火安全系统的研发。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SCI论文7篇,参与省部级项目2项,主持校级项目1项,独立译著1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项,获得公安部科技成果三等奖一项。



何昆 讲师 /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



 何昆,女,1983年出生,硕士研究生,毕业于西安科技大学,火灾科学教研室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可燃气体的防爆抑爆。主要承担课程《消防燃烧学》课程实验等课程。迄今为止主持参与各类项目10余项,其中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参与省部级课题2项,主持院级项目3项;参与编写教材2部;以第一作者或独立作者署名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7篇为中文核心期刊,1篇为EI检索论文。



课程简介


《消防燃烧学》是消防各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旨在使学生全面了解火灾燃烧现象本质、燃烧和爆炸的基本原理、着火和灭火的基本理论以及气态、液态和固态可燃物燃烧或爆炸基本规律。掌握以燃烧理论为基础分析火灾现象,建立能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方法,提升火灾防控、科学施救等方面的应用能力,养成严谨科学、专业系统的学习、研究习惯。同时潜移默化中开展思政教育,培养学生履职尽责、敬业担当的精神,从而成为具有家国情怀,使命担当的消防工作者。

 伴随着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消防燃烧学》课程建设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先后获得河北省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和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等称号,并于2020年被确定为首批国家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目前课程组成员共8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2人,讲师4人,全部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在课程建设中课程组成员也获得了诸多教学成果。近五年来获得河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全国微课大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


课程大纲



应用情况


 基于MOOC的《消防燃烧学》混合教学模式的实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基于“MOOC+翻转课堂”的教学体系和改革方案。受到省内、国内同行的关注和好评,在较大范围内得到推广应用。

1)成果在中国人民警察大学的应用

《消防燃烧学》作为我校第一门MOOC课程,从制作到教学应用形成了中国人民警察大学MOOC制作的模板和范例。目前该成果已应用到我校十余门MOOC建设中。

 通过在我校近四年的教学实践推广应用,《消防燃烧学》教学各环节不断完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在全校范围内有效地推进了教学改革。《消防燃烧学》MOOC在线教学平台,目前学生受益面达五千人之多,让个性化、自主性、互动式教学成为可能。

项目研究成果的推广和应用,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质量。

2)成果在中国大学慕课平台的应用

 本项目研究成果也得到了同行专家、成果应用相关教师的好评。《消防燃烧学》由于制作质量高,各教学环节、教学监控设计合理完备,在中国大学慕课平台上线后,已于2016年获得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称号,2019年1月获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称号。在中国大学慕课平台已开展13轮课程,2万余人报名参加学习,更好的服务了社会,提升了全民消防安全素质。

 本研究成果教学理念新颖、教学构架科学,运用效果显著,受益面广,具有较高的应用推广价值。



上一条:FDS火灾数值模拟 专题教程77讲之第02-04讲 下一条:FDS火灾数值模拟 专题教程77讲之第05-07讲

关闭